為建立健全淮南衛(wèi)生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體系,順利完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根據《淮南市2021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辦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此方案。
一、資助原則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堅持“政府統(tǒng)籌,學校負責,導向明確,公開透明,多元資助”的基本原則。
二、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
為確保學生資助工作順利進行,學校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工作機制,把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健全學校資助管理制度。學校專門成立由學校黨委書記孫娟任組長的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閃玉章兼任辦公室主任。
三、把握國家政策,明確資助范圍和標準
(一)中職國家獎學金
用于獎勵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我校具體名額由市教體局確定。
(二)中職國家助學金
用于資助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涉農專業(yè)學生和非涉農專業(y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平均每人每年2000元,分為3000元、2000元、1000元三檔,非涉農專業(y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比例按在校生的15%確定。
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fā)綱要(2011-2020年)》有關精神,我省大別山區(qū)連片特困地區(qū)(臨泉縣、阜南縣、潁上縣、利辛縣、壽縣、霍邱縣、金寨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岳西縣)中等職業(yè)學校農村學生(不含縣城)全部納入享受助學金范圍。
(三)中職免學費
對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中所有農村(含縣鎮(zhèn))學生、城市涉農專業(yè)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學費(含戲曲表演專業(yè)學生,藝術類其他相關表演專業(yè)學生除外)。其中,涉農專業(yè)為2010年教育部發(fā)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目錄》和2018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fā)布的《全國技工院校專業(yè)目錄》規(guī)定的農林牧漁類所有32個專業(yè),以及輕紡食品類的糧油飼料加工技術、糧油儲運與檢驗技術專業(yè)和醫(yī)藥衛(wèi)生類的農村醫(yī)學等3個專業(yè)。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在校城市學生的20%(其中10%為淮南市擴面增項免學費補助)確定。
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部免收學費。
(四)校內學生資助制度
從事業(yè)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經費,用于減免貧困生學費、設立校內獎助學金和特殊困難補助等支出。
(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擴面增項”資助
1.“擴面”資助。從2018秋季學期開始,淮南市擴大中職學校城市免學費范圍,由原來的10%提升到20%;學費標準按照物價部門批準的收費標準執(zhí)行。
2.“增項”資助。增設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學生免書本費資助項目,對建檔立卡家庭困難學生免除書本費(不含教輔資料)。
四、把握受助條件,規(guī)范認定程序
(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標準
學校制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受助對象認定辦法》,各班級依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受助對象認定辦法》組織認定工作。符合下列條件,且遵守校紀校規(guī)、生活儉樸者可優(yōu)先認定。
1.脫貧家庭(原建檔立卡)、脫貧不穩(wěn)定家庭(原建檔立卡)、特困供養(yǎng)、孤兒、殘疾、殘疾人子女、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2.單親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喪失勞動能力等,家庭無固定經濟來源的學生;
3.邊緣易致貧家庭、突發(fā)嚴重困難家庭學生(如家庭遭遇自然災害,學生本人突發(fā)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的;
4.城鄉(xiāng)低保家庭和低保邊緣家庭子女;
5.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經濟困難。
(二)中職助學金、免學費的認定原則
經評審認定為符合免學費條件和國家助學金資助對象的,即享受免學費政策和國家助學金。其中城市戶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的人數按在校城市學生數(不含城市涉農專業(yè)學生數)的20%確定(其中國家免學費10%,擴面免學費10%);非涉農專業(y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的人數按在校生數(不含集中連片地區(qū)學生數和涉農專業(yè)學生數)的15%確定。
(三)受助對象評審認定程序
1.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生數據庫
學校首先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生認定,分為特殊困難、困難、一般困難三個等次。
(1)學校在寄發(fā)《入學通知書》時,對所有新生要隨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學生本人或者監(jiān)護人簽署個人承諾,保證填寫信息的真實性。
(2)班級應成立由班主任、學生代表組成的認定評議小組,學生代表應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人數一般不少于5人。班級認定評議小組成立后,其成員名單應在班級內公示并報學校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備案。認定評議小組根據學生提交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對照本學校確定的認定標準,并結合學生日常消費行為等情況,認真進行評議,確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員,并確定等次。
(3)學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要認真審核班級認定評議小組申報的初步評議結果。如有異議,應在征得班級認定評議小組意見后予以更正。
(4)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后名單,提交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集體研究、審批,并在學校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根據公示結果,確定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生名單,資助中心及時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錄入全國中職學校學生資助管理系統(tǒng)。
2.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費和非涉農專業(y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學金對象的評審認定程序。
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費和助學金對象的評審認定要嚴格按照“兩輪認定”、“三級評議”、“兩公示”的程序操作。受助對象必須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中的人員。免學費每學年評定一次,國家助學金每學期評定一次。
按照個人申請→班級評議→班級公示→學校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報市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備案→學校公示的程序操作。
3.農村(含縣鎮(zhèn))戶口學生享受免學費、城市戶口涉農專業(yè)學生享受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評審認定程序
(1)農村(含縣鎮(zhèn))戶口學生享受免學費評審認定程序
按照個人申請→班級評議→班級公示→學校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報市(縣)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備案→學校公示的程序操作。
學生提交身份證、戶籍薄,學校驗原件,復印并簽學校公章作為資料留存。
(2)城市戶口涉農專業(yè)學生享受免學費和國家助學金評審認定程序
按照個人申請→班級評議→班級公示→學校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報市(縣)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備案→學校公示的程序操作。
學生提交身份證、戶籍薄,學校驗原件,復印并簽學校公章作為資料留存。學籍管理部門應提供涉農專業(yè)學籍表冊,作為印證材料。
4.“擴面增項”城市免學費認定程序與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免學費認定程序一致。
5.“擴面增項”免建檔立卡學生書本費,應嚴格按照安徽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資助管理系統(tǒng)名單為準,免書本費金額由學校根據專業(yè)設置,課程開設學生使用的教科書情況核定,與專業(yè)不符的書目不列入免書本費范圍。
6.學校另行制定國家獎學金、校內資助評定細則。
(四)時間安排
1.學生申請
新生和在校生在開學后向學校提出申請,提交受助申請表,新生還需要提交《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
2.班級評議
班級在開學第二周完成評議工作。
3.開學第三周學生資助中心匯總審核班級評議結果。
4.第四周學校領導小組審議班級評議結果,確認全校受助學生名單。
5.第五周將學校受助學生名單報上級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備案。
五、工作要求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針對性強,涉及面廣,資金投入大,受益人數多,工作層面多,各關部門、各年級、班級要按照學校的統(tǒng)一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組織,扎扎實實地把這件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大事抓好。
(一)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校長是學校資助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副校長負責協調各部門落實國家資助政策,學生資助中心負責具體實施學生資助工作,學校各科室按照自己的職責,協助學生資助中心做好學生資助工作。學校與班主任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
(二)嚴格執(zhí)行“兩輪認定”“三級評議”“兩公示”制度,努力實現精準資助
各班級要按照規(guī)定成立班級評議小組,審核受助學生提交的申請表和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材料,結合學生在校消費情況開展評議,讓真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生享受資助,必要時班主任應通過走訪核實學生今天經濟狀況,班級評議要嚴格按照程序存在,力求精準資助。建檔立卡等困難學生要第一輪認定為受助對象,然后開展第二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認定。班級評議確認受助學生名單后,應在班級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學校資助中心審核、領導小組評議后報上級學生資助中心審核備案,然后在學校公示不少于5個工作日。在確認受助對象時嚴禁將在籍不在?;蛟谛2辉诩畬W生確認為受助對象,嚴禁將受助指標向所謂的“好班”傾斜,嚴禁按照學習成績排名確認受助對象,嚴禁“輪流坐莊”享受資助,嚴禁班主任一言堂不經評議確定受助對象。
(三)加強學生資助資金管理,集中打卡發(fā)放資助資金
國家助學金等資助資金,由市學生資助中心通過學生資助卡集中發(fā)放給受助學生。學校集中為每位受助學生辦理資助卡,學生本人持身份證原件和學生證,到發(fā)卡銀行網點柜臺激活資助卡后方可使用。加強對學生資助卡的辦卡、簽領、激活、補卡、換卡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與管理,嚴格落實“本人激活”、“本人掛失”及“本人補卡”的規(guī)定。學校集中發(fā)放學生資助卡,并建立資助卡簽領檔案。班主任、學校工作人員不得集中保管資助卡,如因學生流失或輟學滯留資助卡,應及時將滯留資助卡上交上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四)加強資金管理,足額計提規(guī)范使用校內資助資金
制定資助資金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管理,建立規(guī)范的預決算制度,按照預算管理的要求,編制綜合預算,收支全部納入學校預算管理,年終應當編制決算。嚴格執(zhí)行資助資金申請發(fā)放程序,建立資助資金發(fā)放確認制度。財務部門應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加強校內資助資金管理,嚴格執(zhí)行 “足額提取、收支平衡、專項列支,分賬核算、??顚S谩钡墓芾碓瓌t,保障校內資助工作順利開展。財務部門應配合學生資助部門完善校內資助資金發(fā)放資料建設。
(五)加大宣傳力度,發(fā)揮資助育人功能
制訂學校宣傳工作方案,廣泛利用各種媒介、采取多種形式,向全體師生和家長進行廣泛宣傳,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使這項惠民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總結推廣各班級、年級資助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資助政策全面貫徹和落實。各班級、年級要落實資助主題班會、兩節(jié)課、誠信教育、走訪活動和征文演講比賽活動,要充分發(fā)揮資助育人功能,通過資助過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誠信感恩 勵志成才教育,宣傳資助典型事例,激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樹立自信心,用于戰(zhàn)勝困難,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社會。
(六)注重收集資助資料,加強檔案建設
各部門應配合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完善學生資助檔案建設,將學生申請表、受理結果、資金發(fā)放過程性材料等有關憑證和工作情況分年度建檔備查。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信息庫,及時維護好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中職資助子系統(tǒng),學籍管理部門要配合學生資助部門錄入受助學生信息,保證學生基本信息、受助信息完整、準確。
(七)完善工作機制,加大監(jiān)督檢查力度
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和學生管理、財務、教務、紀檢等部門加強對班級認定評議工作的監(jiān)督與指導。一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深入班級指導、監(jiān)督班級學生資助工作。二是學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每學期應定期組織對受助學生進行一次資格復查,深入班級通過點名、問卷、座談等形式核實受助學生信息,并不定期地隨機抽選一定比例的資助對象,通過信件、電話、實地走訪等方式進行核實。要建立國家助學金、免學費資金管理工作檢查情況檔案,每次檢查情況要經檢查人員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三是公布咨詢投訴電話,接受廣大師生的咨詢投訴和監(jiān)督,認真處理投訴案件,做到件件有記錄,有結果。四是將班級學生資助工作納入班主任工作內容和班級綜合考核指標體系。五是加強學籍管理。任何人不得以虛假學生信息注冊學生學籍,不得為同一學生以不同類型的高中階段教育學校身份分別注冊學籍,不得以不同類型職業(yè)學校身份分別向教育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報學生學籍。堅決杜絕“雙重學籍”現象。六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是民生工程,必須嚴肅工作紀律,對于弄虛作假的,一經核實,取消資助資格,同時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對虛報受助學生人數,套取資助資金的行為,堅決做到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對于在學生資助管理中嚴重違背國家資助政策,造成嚴重影響的部門工作人員、班主任,實現“一票否優(yōu)”,當年不得參加各類評優(yōu),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將進行行政問責。